一座坟地好不好,风水的好坏,直接关系到后代的生辰八字是否有问题。风水讲究阴阳平衡,就是风水的理论基础。所以说,在我国传统文化中,对风水学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。风水学中阴阳平衡、气运亨通、人丁兴旺三个基本原理贯穿始终。所谓:“有宅无山必有凶”、“无山则凶”,“无山则吉”也正是基于此论。风水学是一门古老而神秘的学问,它既讲究天人合一,又注重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。它和道家思想一样强调阴阳和谐,是传统文化中重要的哲学命题。

一、山明水秀
在风水学中,好的坟地,一定要有水,而水也是风水中非常重要的要素,古人云:“风水不能缺山;山缺水不成坟;山水无水做坟场”所以说:“坟前好水秀山环”。
二、地势高旷
风水说:“地高而旷,人闲而安”(意思是地势要高、旷达,不宜低凹),坟地的地势要高旷,这样才有利于墓穴的稳固和子孙的兴旺。
三、地平宜静
坟墓的前方是不是平坦、开阔,就如同一个人的身高一般,这叫“地平”,就像是一个人坐在地上一样。
四、山环水抱
水为财库,坟墓的附近,若有山环水抱,则财源滚滚而来,富贵之气可期;反之,若坟前有沟穿流过之,则子孙贫穷。
五、水随山走,人在其中
风水中水的含义是:“水随山走,人在其中”,就是说如果一座坟地,旁边有河流经过,那么墓地就是一条河流,而坟地的周围环境应该是一片绿水环绕,人在其中休息。
六、山形如人之形,似人有情
在风水中,山是活的,可以随意的移动变化。有的山形如真人的手掌;有的山若一个人的手臂;有的形似一座房子的外形。在看风水时,要注意山形就是人之形,要看山在人心目中的位置。
七、峰峦有险有秀,峰高水抱,水流自然之险美。
峰峦起伏,山高水抱,是中国古代风水理论中的一个重要特征。峰代表着一座山。古人说:“山峰如笔,水如墨。”山不高而有秀,水不深而有秀;峰峦若塔,水不清而有清;水如镜,峰峦不秀;峰如画,水如诗……古人认为:“山以险为胜、水以秀为美”,因为这样才能体现出风水学的自然之美。
八、峰向向背为好,或背向向望为吉。
峰向是指山的朝向,风水中把山的朝向分为四个等级:一、左、右;二、前、后;三、后。峰向有四种情况:山形正如一字型直冲而下,山中有石,山之势成“峰”。如:左尖向右尖,右尖向左尖或左边尖顶。
三、背向向望。背向向望是指山形与山貌呈一个“M”字型,即左尖峰或右尖峰为“峰”的左支支或右支支,也叫左尖峰(又名前尖峰);如果是从侧面看一座山而看不见前面的山峰的,叫后尖,称为后凹。
九、土山高耸,犹如虎踞;
山前有水,如龙吐珠。其形如虎者,曰虎踞;似龙者,曰龙蟠;如蛇者,曰蛇蟠。虎不能出而为龙,龙不虎蟠者为神。有虎而不作蛇蟠者,即为妖蛇,乃阴贼也。山宜高耸而直耸的山;山宜平坦而低陷的山;山宜向外凸出,则为龙之穴;山宜向内凹进,则为虎之穴;山宜向东凸出,则是龙之穴也。
十、龙脉之所在皆佳,但不可龙过多或龙过少。
凡龙过多,必有水涸之虞。龙过少,又必为无穴可藏,无脉可引,而水泄。龙虽多,但亦不可太过。龙脉之所喜为阴、阳、旺。阴气太重则凶、阳气太旺则吉,阴阳失衡,则凶。
十一、龙穴如门大敞,不掩不掩而入之为吉;
穴穴如水有源,穴水不干不流而出为吉;穴水无源,穴水不流而出之为凶。
十二、有桥则吉。
坟墓前有桥则吉,因为坟前有桥,就是风水之气进入到墓内的一种通道,为吉。
十三、地若空荡无生气或有煞气来冲射,不吉;
穴若断水无源或断口向外,不吉。穴若断水缺砂而见水来,即为绝佳风水之地。断水若断岸则为绝穴。坟周围无山,或虽有但无起伏之处,亦属绝好风水。
十四、水如瀑布而下或流到谷底者为凶;
水如流到山腰或流到平地者为吉;水如流入深谷则为凶;而水势如向前或向后,则是吉利。
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yygaiyun.com.cn/1945.html